O2O零售店茅臺專賣店賣2500萬元值不值?
移動云商城系統消息,比起茅臺市值突破8000億,近日朋友圈里的一條消息更能引起我們的興趣:有投資人花了2500多萬元,買下一家茅臺專賣店,全部現金支付。
有錢人的世界,讓人看不懂。真的是又土又壕!今天我們就來算算帳,一家茅臺專賣店到底價值幾何?
兩點聲明:一是事實如何,無從考證?;騻髀劧?,請勿對照。二是不構成對茅臺酒及股票投資、企業經營、專賣店運作之任何建議或意見。否則,由此引發任何的行為或結果,賺或賠,與庖丁解酒無關。
一、茅臺專賣店,一年能賺多少
2000多萬元買一家茅臺酒專賣店,還是現金! 庖丁解酒感覺也有些匪夷所思,但一想茅臺近期的股價表現,涉及飛天茅臺的,上天都有可能(嘿嘿)。
經多方打聽,庖丁解酒了解到一些關于茅臺專賣店的信息,肯定是不完整的?,F就按照我們通常會計概念來算算帳、毛估估,以最普通的飛天茅臺配額只有3噸(1噸=2000斤=2000瓶)的茅臺專賣店為標準,暫不考慮醬香系列酒、茅臺年份酒,不考慮合同獎勵及專賣店扶持政策等,在低潮期這些政策曾有過。
營業收入,預計年最少超840萬元
按通常情況下,一家普通的茅臺專賣店一年可拿到至少3噸茅臺酒的供應配額以及其它茅臺系列酒。提示:本文中所指的茅臺酒,具體是酒精度53度、規格500ml、廠價819元/瓶的普通的飛天茅臺酒。
官方指導價1299元 (實際市場售價1500元左右)
按官方指導售價計算=3*2*1000*1299 =779.4萬元
按市場實際售價計算=3*2*1000*1500 =900萬元
按1299、1500元/瓶售價出貨各50%計算,即年營業收入大約在839.7萬元。
營業成本,預計最多在586萬元(取上限)
購酒成本=3*2*1000*819=491.4萬元
租賃成本,按通常80-100平米的較繁華街區的臨街店面,年按20-40萬元計
裝修成本,按茅臺官方要求茅臺專賣店裝修裝璜,年均按10萬元計
倉儲成本,因茅臺酒量小、需要占用的倉庫面積小,年按5-10萬元計
人員成本,按一家店3名員工,年按20-30萬元計
資金成本,按一年期存款利率3%、300萬元周轉資金計算(實際資金肯定不需這么多,但為了搶貨,提前一次付清全年配額的都有),計10萬元
稅收雜費,預計最多在51.5萬元
主要零售、老客戶多,按70%比例開增票,即349*17%*70%=41.5萬元
客情雜費,主要用于與廠方、社會各界搞客情溝通以及部分產品的破損處理,年均按10萬元計
凈利潤
凈利潤=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稅收雜費
稅后凈利潤約在840-586-52=202萬元
綜上所述,庖丁解酒通過毛估估得出一家普通的茅臺酒專賣店理論上稅后凈利潤在200萬元左右,這一毛估估過程是偏保守的(如若不對,歡迎批評指正)。
在實際經營過程中,存在部分茅臺專賣店與茅臺廠方合作愉快(客情好、無違規、守規矩、超配合),或因不同地區間經濟水平與消費量的不同(北上廣深專賣店理論上配額要超過平均的3噸才合理),能拿到更多的飛天茅臺酒配額,那么稅后凈利潤則會遠遠超過這個數字,而年度單店的經營成本相對是不變的。
多一噸飛天茅臺配額,理論上至少能多賺100萬。
二、如何給一家茅臺專賣店,估值2500萬
通過上文毛估估,一家最普通的年3噸飛天茅臺酒配額的茅臺專賣店,年稅后凈利潤約在200萬元左右。
為什么,投資人能給出2500萬元的估值,來收購一家茅臺專賣店呢?
只看到這樣一條信息,也不便于去追問朋友那個茅臺專賣店收購的交易雙方的背景、條件、資產等情況。庖丁解酒只能憑商業經驗來猜測讓投資人趨之若鶩的原因或邏輯所在,可能存在以下三種情形的考量。
1、核心價值
首先投資人最看中的價值,肯定不是店(專賣店),而是酒(茅臺酒)。品牌專賣店,滿大街都是、隨處可見。這種偏零售的業態,其商業模式、盈利模式也沒有多大的差別(至今),茅臺專賣店與我們通常所見的專賣店,經營形式也差不多。故不存在商業模式、盈利模式上的溢價。
通過收購茅臺專賣店,進而收購到的是飛天茅臺酒的經銷代理權(或可理解為特許經營權暫不收費)。這種特許經營、銷售飛天茅臺酒的資格,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在現有規則下,是稀缺的。
凡是稀缺的,在估值上都能享受更高的資本溢價。
2、更多配額
按普通的茅臺專賣店單店年稅后凈利潤約200萬,投資人給出這一家茅臺專賣店超2000多萬元估值。若這家是平均意義上的茅臺專賣店,投資人給出了近10倍PE的溢價。
或者也說明該被收購的茅臺專賣店,事實上能拿到超過平均水平3噸的飛天茅臺酒配額,或存在將來拿到更多配額的可能性。
全國專賣店平均是3噸配額,如果該被收購的專賣店拿到的是5噸、8噸、10噸配額(存在這種可能嗎,熟悉的請告之),那意味著當下本身的價值就達到了500萬、800萬,甚至1000萬元。
以2000萬元現金來收購,也不過給出2-4倍的PE,在未來2-4年時間,即可收回全部投資。想一想茅臺酒還有漲價預期,那這一溢價風險其實更小了。
3、未來信心
投資人愿意拿2000多萬元來收購一家茅臺專賣店,賭的就是對茅臺未來的信心,包括兩個關鍵點:
一是茅臺酒未來的市場錢景,不愁賣、高溢價,能持續性下去。這種預期至少在未來5-10年里,仍然是看得見的、可期待的。
品牌力+稀缺性,是雙保險。 任何可能破壞或影響這兩點的現在看起來很好的短期經營行為,都是不可原諒的,包括系列酒、多線條、多品牌等。
二是茅臺官方不會輕易變更現專賣店代理資格上的規則??偛荒芙裉觳艅偸召彽綄Yu店,明天就因為茅臺官方改變規則而被剝奪經營資格,除不配合廠方或違反相關協議的行為外。
當這兩點能保持相對不變的話,茅臺專賣店,差不多就是一個可傳承給子孫后代的事業。 若是如此,投資人給出10倍、20倍的估值,又何妨。
三、茅臺專賣店,未來的邊界
資本的眼光,總是獨到的。像先知一樣,總能感知這個世界上存在的任何的商業機會。不管,是否是帶血的玫瑰。
做生意,總會有賠有賺。
茅臺專賣店,現在看來是個金娃娃、簡單是搖錢樹,但是在行業低潮期,人家也有售價倒掛的時候,也有曾經不賺錢甚至賠錢的時間。
在2012-2014這三年間,多少人咬牙切齒在堅守,多少人又含淚在逃離,多少人身家上億,轉眼卻陷囹圄。
看似商機,也可能是個大坑。
當前中國經濟持續向好、白酒行業穩步復蘇、中華文化正在滲透海外,茅臺酒的未來前景十分看好。但是技術革新與商業模式日新月異情勢下,其實很多的東西,都在改變、轉變,甚至是消失。
具體到茅臺專賣店來講,也可能在不遠的時間里,會面臨到意想不到的影響或沖擊。庖丁解酒就來臆想一下這些可能是風險或變化的地方。
1、電商對專賣店業態的實實在在的沖擊
電商對所有渠道的沖擊與改變,勿用多言,大家都能切切實實的感受到電商帶來的便利性與毀滅性。
在線上,幾乎沒誰能逃離脫阿里、京東的直接或間接的影響。理論上講,只要茅臺愿意,與阿里或京東任何一家的全面合作,基本上就可以全面解決銷售的問題, 除了生產,其它諸如資金、結算、支付、物流、倉儲、推廣、售后方面,一切都OK的。
當然,不會有任何品牌愿將銷售渠道交給一家巨頭掌控,都希望下游渠道是多元的、受自己控制。但這種影響與沖擊仍在繼續,也在加快推動中國零售業的前行與演變,進而推動上游制造業、品牌方的轉變、升級與演變。
2、標準化的連鎖模式對個體性的專賣店模式的替代
在限價1299元的行動過程中,全國各地經銷商、專賣店,都不能做到步調一致,按下了葫蘆浮起了瓢。多次組織開會動員、全國到處收貨督查,都解決不了問題,讓人狼狽不堪。說到這一點,茅臺領導肯定是感慨萬分。
原因何在?就在于人性是自私的,能賣高為何要低售,何況完全是合法的。茅臺全國經銷商、客戶超2000家,分布在全國30個省、2000多市縣區,這管控的難度可想而知,關鍵是在商業利益面前,客戶之間還相互扯皮拉勾的。
試想一下,如果茅臺專賣店是全國連鎖性質的呢? 管控難度,還會那么大嗎?可能,你會說難道茅臺廠家自己來建立全國茅臺專賣連鎖店?有這能力?有這精力? 你還別說,有人還真有這能耐!
設想一下,如果有長期的實力雄厚的資金(基金)進入呢? 按單店一次性投入200萬元(3噸飛天茅臺酒就搞定了)、全國3000個家店(只占9000噸供應量而已),一次性投入人民幣需600億。
可能,你會問誰有那么大的實力或資金?事實上,600億也就茅臺一兩年的凈利潤,茅臺只需增發個10%股份就輕松搞定,很多資金都會來排隊的。
你可能會想即使有資金愿意參與,茅臺也不愿意交給一家投資機構或基金做。但是,如果是有幾家大基金聯合?如果是茅臺自己還參股?如果是茅臺還能控股? 如果茅臺是與國有的煙草公司合作呢?
飛天茅臺,已經飛天了,萬億市值或近在眼前。如果再加上旗下參股或直控3000家酒業專賣店的概念,萬億市值,那還不是分分鐘的事!
千億茅臺、第二家上市公司,將茅臺專賣店打造好,都是小事一樁!庖丁解酒一直認為茅臺有兩張好牌,一是茅臺酒。二是專賣店。前者是內涵根本,后者作價值延伸。比現在茅臺集團旗下的習酒、葡萄酒、啤酒產業,價值都要大上幾百倍。當茅臺專賣店連鎖化、標準化、規?;⑵放苹⑵焚|化、煙+酒,社會上現在那些看似很火很牛的酒水連鎖店、O2O概念連鎖店,有多少資本、基金還能提得起多大的興趣。
3、茅臺官方存在變更專賣店政策的可能性
畢竟,管控難度那么大。畢竟,涉及利益那么大。畢竟,想參與者那么多。
在應對新零售、新時代、新模式下,茅臺官方完全有可能變更專賣店政策,當然是在適當的兼顧現在的既得利益前提下。措施可能有:
方式一,繼續增加專賣店數量。通過削減大經銷商茅臺供應量6000-9000噸,轉而支持新開的2000家專賣店,將渠道扁平化進行到底,有這可能性嗎?
方式二,增加自營或聯營專賣店數量。通過與煙草公司、與基金機構、與大的國企、與互聯網巨頭阿里京東小米合作新開專賣店,讓網點分布更合理、更科學、更符合新零售趨勢,有這可能嗎?
方式三,變經銷制為特許經營制。將來不再只是收取竄貨保證金,而是要按年對專賣店收取特許經營權的品牌使用費。這也是巴菲特最喜歡的經營模式,如:可口可樂。有這種可能性嗎?那或者新增一批特許經營店總可以吧?
方式四,透過技術手段更加深度的介入存量專賣店日常經營過程中。通過IT、支付、大數據等技術手段,將更加深度的介入現有的茅臺專賣店,并強化對專賣店的日常管理。甚至借鑒某些市場做法,店由你投資、運營由我來。
高端酒或再度受某種政策打壓,類似奢侈費、反腐敗等。這些短暫的風險不能完全排除,也并不是致命式的可怕,可由時間來一一來化解。
專賣店的這種零售業態,或因5G、物聯網、AI等新技術革新,而遭受新的變化沖擊。誰知道呢
本文經授權 由移動云商城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zz988.cn/yunying/show_68.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