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交零售企業如何降低財稅方面的風險?
馬云曾經說過,任何行業都無法與電商企業完全分割.的確,新零售可以給任何行業賦能,但是現在很多新零售企業發展得并不好,因為他們沒有直銷這種完善的模式和體系,隨著電商立法,企業如何在合規的基礎上降低稅負成本保持競爭力?
貿易型微商優化方案
以“貿易導向微信”企業為例。許多企業都有一個簡單的商業模式,老板自己持有100%的股份時,就拿著和銷售商品。這些企業目前存在的問題是:
一半的采購成本沒有發票;公司向代理人發放傭金,代理人向公司付款時將資金從個人轉移到個人,存在金融監管風險;合規后,公司將面臨高稅收負擔。
如果我們優化企業,將所有者的100%股權變為有效的合作伙伴,重組前端結構,將公司的整個業務鏈分配到不同部門進行分解,企業面臨的增值稅負擔和金融監管風險將降低。
社交電商優化方案
在服務的新零售企業中,不少微企業業績大幅下滑,但直播電商和群聚行業發展良好。
以社交電商中的集團電子商務模式為例。如果一家企業從供應商處取貨并銷售給消費者,整個過程的毛利率可能只有30%。扣除傭金分配后,一些企業只有3%的利潤。即使利潤如此之低,企業仍面臨巨大的財務風險:
通過私人賬戶收付、私人對私人轉賬隱瞞收入,存在逃稅風險;社交電商平臺合規,但90%的供應商無法提供發票;社交電商平臺不存在對個人支付的傭金代扣個人所得稅和無法獲得傭金發票的雙重稅收問題;組長作為電子商務從業者,未取得營業執照;傳播風險等。
據我了解,今年中國至少有6家做社區推廣的電商公司被罰款,粗略統計顯示金額約為5億元。對于以集團模式為主的社交電商,我們的優化思路如下:一是修改原有的“采購+銷售”模式,為企業提供平臺,供應商入駐,供應商需要自己解決開票問題;在推廣方面,優化了多個營銷團隊獨立運作,而不是依賴企業,將整體分解成部分。
本文經授權 由移動云商城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zz988.cn/yunying/show_5228.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