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o2o是什么意思?目前存在哪些困境?
隨著電商時代的到來,很多人都在思考醫療如何和O2O聯系的問題,其實就目前的來說,醫療o2o主要是以醫生上門服務以及藥品配送為突破點的,通過線上打通線下,是多么便捷且舒適的啊,但事實并沒有那么友好,為什么小編會這么說呢?下面請看看相關解讀吧!
一、目前醫療O2O存在哪些困境?
1.配送時間較長,無法滿足急需要求
目前從藥品配送和醫生上門服務這兩個最為火熱的概念來看,本身的內在需求就存在著明顯不足。首先,藥品配送的需求到底有多大,暫且不論支付和處方等政策限制,單從藥品配送本身的需求來看,用戶在家等藥品配送的需求就較為欠缺。一般來說,病人對藥品的需求分為幾類,如果是常規的感冒發燒,用戶又知道自己想要什么藥就會去周邊的藥房直接購買,而不是坐在家里等快遞,畢竟快遞也要好幾個小時。雖然現在有配送公司打出了28分鐘到貨的概念,但這是不可持續的,因為相關的人力成本在后續無法維持。
2.沒有強烈需求,對于價格十分敏感
第二類病人是慢病或康復人群,他們并不急需藥品,因此,他們可以忍受較長時間的配送,但對價格會較為敏感。這類人群對于是否送貨上門并沒有強烈的需求,到周邊的藥店自取也是非常樂意的。這類藥品的配送在美國一般都是3-5天的周期,而且絕不大部分是郵寄,因為這可以節約很大的物流成本。當然,中國的郵寄成本總體也不算太低,特別是涉及到一些對溫度有要求的藥品。因此,通過以藥店為樞紐的O2O模式可以更好的服務這類人群。藥店可以配送也可以自提,用戶有選擇的自由。
3.無法形成粘性,用戶容易流失嚴重
但無論是第一類病人還是第二類病人,如果純粹是拼價格和速度,其未來的發展并不會順暢。因為藥品不是普通的商品,用戶不僅僅是需求這個產品,更多的是基于這個產品背后的服務。如果不能基于藥店給用戶提供各種疾病管理工具和相關的藥師和醫生的咨詢服務,用戶很快會因為價格等因素流失,這使得O2O最終演變成傳統的價格戰。但在價格戰之后,市場很快就會發現用戶流失了。因為在醫療領域,大規模沖取的流量如果不能轉化成有粘性的流量,是無法持續盈利并增長的。
二、醫療O2O目前市場前景如何?
從醫生上門服務來看。盡管現在政策是不允許醫生在非醫療機構以外的地方行醫的,但這仍遮擋不住某些創新型公司的熱情。一些打車軟件公司已經開始布局醫生上門服務。還是從市場需求來看,到底什么樣的病人有上門的需求。
首先,上門所能攜帶的儀器有限,所能做出的診斷相當有限。西醫與中醫的方式是完全不同的,高度依賴檢查,因此在沒有檢查單據的前提下,醫生上門的意義不大,只能看一些小病和簡單的慢病,無法做出進一步的判斷,還是需要依賴病人前往醫療機構去做檢查。這樣來說,上門的意義就很小了。其次,上門費用如果按照醫保定價,醫生毫無動力,但如果收高價,那就變成為少數人服務,很難吸引足夠的用戶,只能作為一個有益的補充。再次,從其他行業的上門服務來看,用戶的需求并不強烈,很多行業的O2O上門服務最終還是演變成到店服務。在醫患矛盾日益激烈的現狀下,上門服務是很多醫生不愿意做的。最后,醫生上門服務的供給缺口很大。正如之前的文章一再強調的,中國病人的可獲得性并不低,但需求的是名醫,而名醫又非常忙碌。真正能提供上門服務的其實是基層醫生,但用戶對其沒有信任。醫生上門服務其實是供需兩缺。
就目前來看,醫療O2O還存在很大的弊端,但也并不是沒有突破的點,想要做好醫療O2O,還是在于誰能把服務做好,提高病人的治療效果,從而最終提升用戶滿意度!讓我們一起期待未來醫療O2O的發展吧!
本文經授權 由移動云商城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zz988.cn/yunying/show_3930.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