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公眾號遷移對賬號用戶有什么影響?
由于許多公眾號的作用改變,或是up主不更新等原因,微信便推出了遷移功能,讓這一部分資源可以被利用起來,喚醒沉睡的公眾號。那么,如果做了公眾號遷移,會對賬號本身產生什么影響嗎?
答案是肯定的,一起看看具體表現在哪?
1、核心記錄丟失,沒人氣
如果選擇遷移“群發記錄”(對,這是可選的),已群發文章的閱讀數、贊、評論這三個最核心的記錄都沒了。自媒體相相比傳統媒體最大變化是信任的建立和拉近,這三項指標是自媒體運營的“氣”,因為一個遷移,讓辛苦積累的“人氣”沒了,這是很打擊人的。
作為最有影響力的自媒體內容平臺,擔心大號合并遷移而干擾正常競爭,這可以理解。但是在新公眾號必須驗證過主體信息且粉絲≤ 1000 人的情況下,這個理由不成立。
且公眾號文章的閱讀數是移動設備 UDID 層面唯一,公眾號的遷移涉及 3-7 天的處理,將這些文章的閱讀數、贊、評論進行遷移,我相信對于微信技術團隊而言,不算什么難事。
2、原創文章不再是“原創”
如果舊號已群發的文章是“原創”的,轉移過來之后,新的文章不再是一篇原創文章。要知道,“原創”標識是作者在微信生態中的權益保障基礎,微信平臺在這方面也投入了不少精力對原創者進行支持。
好,現在原創標識沒了,這篇文章不能再次群發、不能處理新的轉載需求(舊號已被注銷),就像一個無頭冤案。死循環了!
3、舊文訪問難,用戶流失
社交網絡的基本特征是信息傳播渠道多樣,舊號群發的文章可能已經散落在朋友圈和各個群里。
遷移前、后,在舊、新公眾號強制發消息提醒也就罷了,讀者想要訪問舊文章時,居然需要多跳轉一次,這是什么邏輯。用戶不過需要閱讀這篇文章,需要了解文章所屬的公眾號有過遷移這個事情嗎?
還有一些相對小的問題,比如舊號的二維碼不能再識別。這雖然是公眾號運營者個體行為,不是系統規則,但是既然遷移了,平臺做一次跳轉又有何不可呢?用戶是否要關注新號,一樣根據他對內容的判斷自主做選擇就好了。
微信平臺的出眾,便是因為它的簡單快捷,這也為它吸收了一大波的中老年用戶。但在對賬號遷移的處理上,卻將事件復雜化,處理難度升級,希望能加以改善。當然,各位用戶也應該思考清楚之后,再去做遷移的決定。
本文經授權 由移動云商城發布,轉載聯系作者并注明出處:http://www.zz988.cn/wxsc/show_2760.html
《免責聲明》如對文章、圖片、字體等版權有疑問,請聯系我們 。